廣告的真相(4)
- 杭州寫字樓網(wǎng)
- 2006/10/11 8:53:11
為什么自說自話、自吹自擂的廣告能長盛不衰呢?因為它是廣告一開始就具有了的形式,也是最先被人們所認可的形式。因為廣告最直接的表達就是這種王婆賣瓜、用人來作推薦的形式,所以,人們認為這就是廣告,廣告就應該是這樣,要推銷東西給我就應該這樣嘛!
所以,腦白金中的各種人們喜聞樂見的人物類型,以及忠厚老實的“阿炮”先生成為了偉大的推銷員!這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:是不是非要有創(chuàng)意的廣告才是好廣告呢?我的答案是否定的!
基于上述的認識來看,越有創(chuàng)意就越有個性,越有個性就越不能長久!雖然靠奇妙的意象讓人一時記得住,進入人的印象,但是缺乏普遍的適應性和說服力,進入不了人的心,從而不能持久。
這兩個廣告案例還說明了一個問題,廣告漂亮不漂亮沒有關系。重要的是,廣告有沒有體現(xiàn)了產品后面的實力。這個實力可以通過高頻率的廣告達到,當然高頻率廣告后面的潛臺詞是:我有錢,所以我廣告。
后來,那些試圖以卓越創(chuàng)意取代阿炮先生的廣告公司總結出了一個道理,那就是:“這就像魔術一樣,你越是用反復的廣告激怒人們,人們越是要買你的產品。”
所以,我經常對廣告人說一句話:“有錢的廣告,就是好廣告。”因為你的廣告頻率高,所以看得出你有錢,你有錢,所以你有實力,我可以信任你——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邏輯!
·花錢是一個企業(yè)最大的BI
有一次接觸昆明一個大型商業(yè)中心的推廣策劃案,操盤者謹小慎微按部就班。禁不住對助手感嘆:“操作一個大項目必須匹配大氣魄者來操盤,否則難于成功。有時候,花錢就是一個企業(yè)最大的BI(行為識別系統(tǒng)),只有敢花錢,才能取得人們最大限度的認同,山朝水朝不如人來朝,有了人潮就有錢潮。大項目玩不得精打細算,越精越損!”
在廣東省廣的時候,我工作的四局里立有一塊“第五季”飲料的牌子。我經常看到一些來串門的廣告人和客戶發(fā)出這樣的驚嘆:“哇!第五季原來是你們做的,這個廣告太好了!”
我操!沒腦子,你也不想想,你為什么說第五季的廣告好,不就是在電視里狂轟濫炸,滿世界滿大街拋頭露面嗎!混了個臉熟,就成好廣告啦!廣告頻次高,熟悉度高,就是好廣告?這跟某某女人告某某明星性騷擾爭取媒體烘炒,便于出名,有什么區(qū)別?
實話跟你說,有錢的廣告,就是好廣告!
據(jù)我所知,策劃第五季廣告的省廣的廣告老手們想了不下100個創(chuàng)意,偏偏客戶就挑上了最沒勁的一個,而且據(jù)說用手張開五指來代表第五季,還是一個攝影師想出來的。
找了個大半個中國人都不認識的,長相讓人不快的日本女人來當形象代言人,加上幾個所謂動感時尚的鏡頭,這種七拼八湊的廣告也是好廣告?
NO!這是“富廣告”。不信,隨便到大街上抓一個人來,讓他當導演拍一部廣告片,然后花三千萬在中央電視臺狂播幾個月,再在大街小巷做好店頭廣告,最后你再隨便在大街上抓一個人來問,他肯定會告訴你這個廣告真好。
所以,花錢是一個企業(yè)最大的BI!
但是如果資金能力不足的企業(yè)怎么辦呢?有一個故事可以對大家有啟發(fā):
一位老板做生意不順,賠了大錢,僅余10多萬元。打聽到云南一著名旅游勝地成立招商引資部門,引資開發(fā)景區(qū)土地。只要拿到土地就有希望東山再起,但是誰會理睬一個只有10多萬的老板呢!
老板想了一個晚上想出了一招,第二天,花數(shù)萬元租了一輛凱迪拉克加長型開到了景區(qū),談判果然進展順利!老板拿到了地,并開著凱迪拉克在城里招搖了一個星期,接下來他通過一系列資本和規(guī)則運作,盤活了地塊,成為景區(qū)標志性的項目,成功翻身!
這個故事給我一個很好的啟示:我們無法永遠在所有人面前裝富人,但卻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在所有人面前裝富人。
如果廣告在最需要的兩三個月時間內,在一定區(qū)域進行超密集發(fā)布,其效果一定是攻無不克!
會花錢,才是最大的創(chuàng)意!
廣告頻率才是最偉大的廣告創(chuàng)意!
世界上規(guī)模最大、最成功的企業(yè)都是最大的廣告主!
剛好,最近聽被媒體稱為“中國戶外廣告第一人”的李踐先生談起戶外媒體經營之道。他講了一個核心策略:
- 返回頂部
- 責編:5sw
- 瀏覽:
- 來源:不詳
相關閱讀:
- ·歌壇一姐那英代言匯源果汁廣告(01/24)
- ·預計美國網(wǎng)絡廣告支出到2013年將達412(11/23)
- ·廣告策劃的原則—為策劃而策劃(11/26)
- ·破解商業(yè)廣告攝影照片特效之謎(11/29)
- ·嘉興六部門聯(lián)手整治房地產市場 對亂象(08/29)
- ·起底房產黑中介套路 租客需謹防低價騙(07/17)
- ·杭州地鐵5號線4個清廉文化主題車站亮相(07/17)
- ·樓盤廣告擅用“宋城”商標 法院判決停(07/12)
- ·想走捷徑“買駕照”卻掉入了陷阱(06/12)
- ·封殺朋友圈“打卡” 一點也不冤(05/1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