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姚城郊村民簽約拆遷排長隊
- 杭州寫字樓網
- 2009/10/13 10:31:19
清晨4時就有人開始排隊,到晚上12時多還在簽約……如此火爆的場面并不是某個熱門樓盤開盤,而是余姚市蘭墅橋村舊村置換改造拆遷中出現的特殊景象。據統(tǒng)計,該村這次拆遷第一天就成功簽約87戶。村民們說早日完成拆遷,盡快看到家鄉(xiāng)新模樣。
近年來,隨著余姚城鄉(xiāng)一體化的推進,該市位于城郊的眾多村子承擔了大量拆遷任務。面對“天下第一難”的拆遷工作,一些村黨支部不斷總結拆遷工作經驗,逐步摸索出了“三筆賬”的工作模式。如今,只要遇到有拆遷任務,這些城郊村的黨員干部就會上門和被拆遷村民一起算好“三筆賬”。
“三筆賬”的第一筆賬是算居住環(huán)境賬,引導被拆遷戶向往優(yōu)美環(huán)境。用現在的居住面積、居住環(huán)境與搬遷后的物業(yè)小區(qū)相比,激發(fā)被拆遷戶產生對美好生活的憧憬。第二筆賬是算價格效益賬,引導被拆遷戶認識到安置房價帶來的實惠。用同地段、同品質的商品房價與還建房價相比,從數字中看到實惠。第三筆賬是算地域規(guī)劃賬,引導被拆遷戶用發(fā)展的眼光看待搬遷后的前景。用村里近幾年發(fā)展的成就與將來宏偉藍圖相比,使被拆遷戶看到將來村里的發(fā)展和變化也有自己的一分貢獻,增強村民們的自豪感。
蘭墅橋村村民沈某一家四口,三代同堂,原來唯一的一處住房居住面積不到80平方米。舊村置換改造拆遷剛開始時,沈某因不理解政策,心存疑惑。村里的黨員上門給他仔細宣講政策,幫他認真算好拆遷賬、安置賬、對比賬。這一算,沈某立刻就明白拆遷真的能給自己帶來不少好處,愉快地同意了拆遷,F在沈某一家已擁有三套住房,建筑面積近250平方米。沈某逢人便說:“如果不是村里黨員干部耐心幫我算賬,我不曉得哪年哪月有新房!
科學的工作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據悉,余姚城郊共有10多個村莊近年來先后承擔了“四橋”建設、市民體育健身中心、四明廣場、杭甬高速客運專線、世南西路延伸工程等10多項重點工程的拆遷任務,拆遷共涉及村民1742戶,拆遷面積56萬多平方米,目前均已順利完成。與此同時,一個個嶄新的城郊村正在姚城四周崛起,成為當地新農村建設中的亮麗風景。
- 返回頂部
- 責編:8031
- 瀏覽:
- 來源:中國寧波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