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整治要多聽群眾意見
- 杭州寫字樓網(wǎng)
- 2019/6/24 8:48:14
。ㄔ瓨祟}:地名整治要多聽群眾意見 涂建敏)
針對地名整治中個別地方存在政策標準把握不夠準確、組織實施不夠穩(wěn)妥等情況,民政部日前強調(diào),地名整治要嚴格依法實施,充分進行專家論證,廣泛征求各方意見,審慎提出清理整治清單,防止隨意擴大清理整治范圍。
審慎穩(wěn)妥,依法實施,謹防“擴大化”,民政部的這個意見,有助于厘清當下地名整治存在的一些誤區(qū)。最早引發(fā)爭議的海南,當?shù)匕丫S也納酒店列入清理整頓范圍,相關(guān)企業(yè)就認為,酒店名稱是合法注冊的商標,受法律保護,突然清理整頓,“違背了行政法領(lǐng)域里的信賴利益保護原則。”此外,像福建漳州把東風大橋、琯溪大橋、南山大橋列為“名稱刻意夸大”,擬整改為東風橋、琯溪橋、南山橋等等,諸如此類,社會公眾都認為“太過了”。
地名中的“大、洋、重、怪”現(xiàn)象要治,但是,治必須依法,這是一個基本前提。不少省份在公示“不規(guī)范地名清單”時,大多以“封建色彩”“崇洋媚外”“刻意夸大”“怪異難懂”“怪誕離奇”等描述,至于違反了哪條法規(guī)卻語焉不詳。事實上,有關(guān)于地名這個概念,相關(guān)法規(guī)說得很明白了,1986年由國務院頒布的《地名管理條例》開宗明義就明確:“本條例所稱地名,包括:自然地理實體名稱,行政區(qū)劃名稱,居民地名稱,各專業(yè)部門使用的具有地名意義的臺、站、港、場等名稱”,很明顯,酒店、門店名稱不在此列。而界定一個地名是否合法,“原則上要有利于人民團結(jié)和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,要尊重當?shù)厝罕姷脑竿,與有關(guān)各方協(xié)商一致。”這就更加說明,改地名牽涉面廣,涵蓋復雜,必須充分考慮居民日常生活、歷史淵源、商業(yè)利益等各種因素,必要的公眾聽證、專家論證以及風險評估,不可缺席。
法無禁止即可為。而就依法行政來說,法無授權(quán)則不可為,這是一個重要邊界。越此邊界,行政作為就成了“亂作為”,甚至容易“權(quán)力任性”。這方面,有必要為河北方面的做法點贊。有媒體報道,之前當?shù)匾苍_展過多次地名整治,之所以能得到群眾擁護,推行得比較順利,就在于把握了“要少給群眾添麻煩”這一重要原則,如果反對意見特別大,那就不會強行推行。“你說你要改,你得先問問老百姓答應不答應,同意不同意,是不是?”這是當?shù)刎撠熑私邮懿稍L時的原話。
“先聽聽老百姓答不答應!”話說得很樸實,分量卻重如千鈞。我們常說,衡量一項工作得失,群眾是否滿意是重要標尺。尤其地名整治,事涉公眾利益,任何拍腦袋、想當然的做法,都是要不得的。遇事多聽聽群眾意見,多找找法律依據(jù),科學決策、審慎推行,始終做到“民呼我應”,地名整治才能避免跑偏甚至成為笑談。
- 返回頂部
- 責編:8068
- 瀏覽:
- 來源:杭州日報
相關(guān)閱讀:
- ·規(guī)范地名之舉,本身也要規(guī)范(06/21)
- ·海南省民政廳辦公室關(guān)于需清理整治不規(guī)(06/18)
- ·別讓“大洋怪重”地名給城市蒙羞(04/18)
- ·“公館”“壹號”不能用了(04/1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