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利用銀行電匯時間差詐騙
- 杭州寫字樓網(wǎng)
- 2010/8/24 15:13:31
社會上近期出現(xiàn)一種新的詐騙方式——利用銀行電匯時間差實施詐騙。騙子利用銀行辦理電匯中的時間差,采用先匯后退的手法,進行真實的匯款操作,并提供真實的銀行查詢號碼,使一些群眾信以為真,上當受騙。
5月21日,三門城關居民王先生收到一條“你中了大獎,獎金20萬元現(xiàn)金,速速撥打×××領獎吧”的手機短信。
王先生并未在意。隨后,王先生手機來電無顯示號碼,電話內(nèi)容是“先生你收到中獎通知了嗎?請放心,這不是騙局。請把你的銀行卡賬號告訴我,我們盡快把獎金匯給你”。
王先生報出自己的賬號后,不久被電話告知“20萬元獎金已打進賬戶,按照國家法律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,也就是4萬元,請盡快匯給我們”。
王某打電話給銀行工作人員,經(jīng)查,果然有一筆20萬元的現(xiàn)金打進自己的賬號。王先生徹底相信自己真的“中獎”了。
下午5時,王先生到銀行給對方匯出4萬元錢,再次查詢自己的賬戶,結果被告知“上午的匯款已被取消”。此時,王先生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掉入騙子設下的圈套里。
不難看出,騙子事先以“中獎”為誘餌取得受害人賬號,再通過先匯款取得受害人信任。受害人經(jīng)過銀行查詢確認有其款,便對“中獎”事件信以為真,這時騙子便以“收取20%的個人所得稅”為借口,要求受害人馬上匯款到他們提供的賬戶。
騙子選擇銀行營業(yè)時間,以對銀行電匯程序不了解的群眾為侵害目標,利用銀行電匯集中處理的工作方式,在時間差上做手腳進行詐騙。騙子收到受害人錢后,趕在銀行集中處理電匯之前取消電匯,從而達到詐騙目的。
為此,在公安機關開展案件打擊的同時,金融單位要加強宣傳,利用電子屏和大廳里公益電視進行典型案例宣傳,揭露詐騙手段,提高群眾對此類案件的防范意識。同時,營業(yè)員平時要注意匯款人匯款原因,有事件苗頭的要及時制止,并向公安機關提供可疑線索,共同做好防范工作。
- 返回頂部
- 責編:8037
- 瀏覽:
- 來源:臺州日報
相關閱讀:
- ·嘉興平湖一男子坑騙數(shù)名老同學近300萬(06/25)
- ·煮熟的鴨子飛了!給騙子打的4.8萬被成功(06/25)
- ·19歲少年謊稱苦命“陪酒女” 騙取男子(06/25)
- ·投資電影穩(wěn)賺不賠?當心陷騙局(06/21)
- ·微信支付耍伎倆 騙走超市一條煙(06/21)
- ·杭州余杭“億萬富豪”包總 騙走快遞小(06/20)
- ·高考后電信詐騙悉數(shù)登場(06/18)
- ·騙子又有新招術,套取支付寶“備用金”(06/17)
- ·微信提醒6次“謹防詐騙”,小伙堅持轉(zhuǎn)賬(06/17)
- ·6·18促銷“套路”多 這些貓膩要警惕(06/1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