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羅式攝影法
- 杭州寫字樓網(wǎng)
- 2008/8/19 8:59:01
18世紀英國的一位地主兼業(yè)余科學家 H·F·塔爾博特( Henry Fox Talbot ),也在用暗箱進行他自己的記錄影像的試驗.1834年,他用寫字紙蘸以氯化銀,晾干后,蓋以花邊或樹葉,放在陽光中曝曬.結果,像韋奇伍德的試驗一樣,未被物品遮蓋的銀鹽都變?yōu)楹谏?不過,塔爾博特發(fā)現(xiàn)了兩個重要的改進方法.第一,將已曝光的氯化銀紙浸在濃鹽水中,可以防止影像的進一步黑化.第二,雖然曬出的影像是負像(即黑色部分代表白,白色部分代表黑),但他知道,把這負像通過光線印在另一張感光紙上,可以表現(xiàn)出正確的影調(diào)來,現(xiàn)存的塔爾博特的最老照片是1835年拍的(右上圖).那時,木匠L·艾比(Lacock Abbey)給他做了一個木制的小暗箱(左下圖),裝上感光紙,曝光10-30分鐘,即可得出清晰可認的影像.
1839年,當聽說達蓋兒式攝影法將在巴黎公開宣布的時候,塔爾博特擔心,他們倆所用的方法是一樣的.于是,他立即決定將他的方法公之于眾,并盡可能傳送到遠處去.這一公布,效果很好,人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.如J·赫謝爾爵士(Sir John Herschel)建議,用海波作為定影劑,要比食鹽更好."負片" 、"正片"和"攝影"等名詞,都是赫謝爾提出來的."負片",是指用塔爾博特的方法在暗箱中拍出的效果;"正片",是指用"負片"印出的影調(diào)正確的像片;"攝影"(用光線描繪),是指用暗箱記錄影像的總稱.
1840年,塔爾博特對他的攝影法進行了改進.他改用碘化銀,同時,也用顯影液.這樣,曝光時間就短了一些;通過事后處理,影像也更為牢固了.1841年,他把改進后的方法申請專利,并命名為"卡羅式攝影法"(Calotype process).
返回頂部
- 責編:5sw
- 瀏覽:
- 來源:中國攝影市場網(wǎng)